
你有曾想过,一个场景、一盏灯、甚至一个角色的动作,都可以讲故事吗?
工作坊将从场面调度(mise-en-scène) 开始,发展并投射艺术的无限可能,更从自身出发,以不同形式建构其概念,共震融合并转化重构各人的自我感官与立场。工作坊末段学员会于特定场景内拍摄并展影一段既跳入又跳出的小故事,实践撼动小我与大我的微观与宏观。
《电影 X 空间 X 舞台》创作工作坊-表演艺术美学中的场面调度(mise-en-scène)
费用: HKD 650
优惠不适用。
如有争议,演艺进修学院保留最终决议权。
科目编号: NEXC_30NOV2025A
学科: 电影电视
导师: 郭紫韵、林青
教学语言: 粤语
日期: 2025年11月30日(星期日)
时间:下午2:30至下午6:30
地点:演艺进修学院石硖尾排演室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课数: 1
导师:郭紫韵
郭氏获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应用剧场及戏剧教育硕士,亦曾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表演系,获一级荣誉学士学位。学士毕业后郭氏曾参与多个艺术团体的演出,包括剧场组合、香港戏剧协会、春天舞台、英皇舞台等等。
在过去十年,郭氏发展了其戏剧指导,戏剧教授及戏剧表演的专业知识。同时,她亦常有效地运用戏剧于不同类型训练上。
郭氏六岁开始练习芭蕾舞,并于《一八四一》担任舞蹈编导的助手,The Call Of The White Orchid 和 Sailing City 的编舞及Blood Wedding 的创作团队成员。毕业后,她成为Forever And Ever(重演)的编舞者。 2001年郭氏加入香港话剧团任全职演员,她深厚的舞蹈根基令她经常在担任演员之余亦参与形体创作,包括Departure 00:00,Blossom Fan,Sweet & Sour Hong Kong,Peter Pan及 The Emperor 的编舞和动作指导。
郭氏著重进修和文化交流,2003年曾赴丹麦出席由尤金尼奥.巴芭(Eugenio Barba) 创办的欧丁剧团 (Odin Theatre) 的Odin Week,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工作者砌磋交流。她的歌舞造诣令她于2004年凭《长发幽灵》获香港戏剧协会颁发的香港舞台剧奖提名角逐第13届最佳女主角奖(喜/闹剧)。
郭氏亦曾担任多个制作的导演助理和助理导演,而2005年她所自编自导的「2号舞台节」《寻找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四至八节》,获得好评。 2007年郭氏开始艺术教育的工作,与多个艺术团体合作举办不同类形的工作坊。 2008年获跨媒介艺术团体鸭止DD Duck邀请担任驻团艺术创作及戏剧指导,及于2014年获香港歌剧院邀请担任暑期夏令营音乐剧导演。近期制作包括:鸭止香港经期系列《穷得风流好少年之II’ H.C.C <HAPPY CLASS C – To Night Club>》、香港歌剧院暑期夏令营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和《爱发梦》。 郭氏现于香港演艺学院演艺进修学院担任戏剧导师,及于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担任舞台艺术欣赏讲师。于2017年至2021年期间,郭氏更担任由香港演艺学院演艺进修学院所开办的Pearson BTEC第四级全日制音乐剧课程之戏剧导师。
导师:林青
林青是一位跨媒体制作人,以将不同艺术形式的元素相互结合而闻名,创作出许多鼓舞人心的艺术作品。在香港完成商业设计和默剧研习后,林氏曾在广告公司担任创意总监,亦担任过剧场导演,积极参与电影行业。
1996年,林氏成立了「鸭止dd duck」剧团,并担任艺术总监至今。 2002年,林氏被任命为「彩虹树剧坊」之创意总监。 2008年,林氏受邀成为「琉璃坊」之驻场艺术家。同年,林氏还受邀担任香港默剧节的创意总监。 2012年,林氏受邀加入香港新成立艺术团体「Wowohho Space」担任艺术总监。
林氏执导了众多作品,他的剧场作品具有实验性,包含文学、神学和人文主义元素。通过将电影的精髓带入舞台,林氏的剧场作品常给人一种非传统的印象。为了为年轻的在职成年人提供更多提升设计和艺术技能的机会,林氏开始在不同方面进行教学,包括设计、电影美术、电影制作、舞台创作 / 制作、导演、戏剧、默剧、面具、面部彩绘及小丑表演技巧等。这些课程在不同私人机构、公共机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香港文化中心)、中小学举行。林氏还曾担任香港演艺学院艺术指导的客座讲师,以及香港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的兼职讲师。凭借其在电影行业和剧场方面的专业和丰富经验,林氏的教学为学生带来新的灵感。

